用来装饰旋律的小音符或某些特殊记号,叫做装饰音。装饰音对丰富旋律表现力、塑造音乐形象起着重要的作用。常见的装饰音有四种∶倚音、波音、颤音、回音。
倚音
记在主要音前后的小音符,叫做倚音。倚音分短倚音和长倚音。
1.短倚音
由一个带斜线的八分音符组成,或由两个以上不带斜线的十六分音符组成,可记在主要音之前,也可记在主要音之后,其符干永远朝上。短倚音占主要音的时值,重音在主要音上。
根据短倚音的位置,还可分为前倚音和后倚音两种。记在主要音前面的小音符为前倚音,在小音符的下面,用一条弧线把它和本音连接起来;记在主要音后面的小音符为后倚音,也用弧线把它们和本音连接起来。
2.长倚音
记在主要音的前面、符干向上、不带斜线的小音符叫做长倚音。它与主要音相距二度,时值占主要音的1/2或2/3,重音在倚音上。
长倚音在许多古典乐曲中会出现,在此仅作了解。
倚音的演奏方法
倚音是竹笛、钢琴等乐器上常用的装饰音之一。一般分单倚音和复倚音两种。在乐曲中根据内容需要,适当运用倚音,可以丰富乐曲的表现力。
倚音在演唱或演奏时,越短促越好,不能占主音太多的时间。
吹奏或弹奏倚音时要注意:
1.倚音所占的时间,是从本音中抽出来的,不能增加原有拍子的时间。
2.吹奏单倚音时,小音符用吐奏,本音不用吐奏。如果单倚音在强拍上人、音符就要演奏得强一些。
3.吹奏复倚音时,第一个小音符用吐奏,其他音(包括本音)都不用吐奏,但要吹得连贯些,因为几个小音符只占本音对值的一小部分,所以吹得越快越好。如果复倚音在强拍上,则要把本音演奏得强一些。
一.强弱错误:
这是学生中犯的最厉害错误了,很多人也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倚音在演奏时应该把强拍放在后面的音符上,作为装饰音的倚音只是起个加花装饰的作用,所以一带而过就可以了,但是很多人在实际演奏时,往往是把重心放在了起装饰作用的倚音上了,听到的效果是倚音强,给人感觉很难听的。所以,吹奏时应该注意,不要让起陪衬作用的音符,盖住了本来在强拍上的音符,主次颠倒了。
二.时值错误:
倚音在实际演奏时是不占用本来的节拍的,一带而过,但有些学生尤其是刚刚学吹的人,往往一个一拍的音符,倚音就占了半拍,这在刚刚开始练习,还没有练习熟练的人,掌握不了时可以,但慢慢练习熟练了以后就要注意,不能占用它音的时值,很快的速度一带而过就行了!
还有一种是练习熟练以后出现的,例如《藏族弦子》那首作品,他们往往演奏时速度不是很快,但是一到倚音的那几句就特别的快,音的时值就没有托够,成了倚音是倚音,不是倚音的也演奏成了倚音了。这样就是错误的,本来的半拍的时值就被偷掉了,演奏出来的效果也变了,有的学生演奏出来的实际效果就像是十六分音符的感觉,所以,这是初学者要注意的问题,不然就破坏了整个音乐的效果了!
还有在演奏倚音时,既然是作为一种装饰音,就应该要轻,不要让倚音喧宾夺主了!
历史
以各种符号标记在音符的上方,用来增加乐曲的表现力,尤其对旋律的节奏和风格等方面起一定变化者称装饰音。在独唱独奏中,对乐曲加以装饰,早在格列高利圣咏中已经出现。
17、18世纪的独唱部分,歌唱家几乎都不严格按谱演唱,F·科雷利、G·F·亨德尔、G·塔尔蒂尼和他们同时代的作曲家们所写的弦乐奏鸣曲部分,只为演奏者写出主要的旋律,其余由演奏者处理。这种即兴装饰,直到C·W·格鲁克才开始逐渐废弃。
符号装饰法盛行于巴洛克时期,为哈普西科德等键盘乐器采用。各国都有自己的特定符号、名称和奏法,例如德国的波音;英国维吉纳曲集中在符干上划单或双斜线的装饰音;意大利有时曾用缩写“g”(groppo)表示回音,“t”(tremolo)表示震音等。
欧洲比较重要和完善的符号装饰音,起于17世纪的法国,为其他各国作曲家所采用,一直延用到浪漫乐派初期。法国装饰音主要有:倚音、颤音、回音、波音、后倚音、琶音等几类,其中尤以前三者为必须遵循的基本装饰音。
后来由于装饰音复杂而多样,使用和解释十分混乱,G·罗西尼首先废用这些符号,而用音符写出各种装饰音(如他的歌剧《伊丽莎白》)。装饰音大多用邻音,在五声音阶流行的国家里,邻音包括小三度关系。各尖装饰音及其符号见附录:音乐记谱常用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