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冷知识 - 440赫兹与432赫兹的音乐对人健康的影响
摘要
目前乐器调音的参考频率一般是440赫兹,但一些理论家和音乐家声称432赫兹的调音对人体有更好的效果,但没有科学实验研究支持这一假设。
为了验证这个结果,国外有人特别组织了一场小型的音乐会交叉试验,而研究的目的是为在听完不同频率的音乐后,试验人群在440赫兹和432赫兹音乐后的生命特征参数和感知的差异。
交叉试验研究
测试环境:在意大利的某个城市的一个专门听音乐的房间里。
参与者:33名志愿者,志愿者中没有急性或慢性疾病。
干预措施:在不同的日子里进行两次听音乐的活动,两次活动都使用相同的音乐(电影原声带),其中一天把频率调到440Hz,而另一天则调到432Hz,每个疗程包括20分钟的应用聆听。
主要结果测量:生命参数(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氧饱和度)、感知(身体和情绪感觉,例如疲劳和压力)、聆听过程中的注意力水平以及对体验的总体满意度。
试验结果:是与440赫兹相比,432赫兹的音乐与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血压值略有下降(虽然不显著),心率平均值明显下降(-4.79bpm,p=0.05),呼吸频率平均值略有下降(1r.a.,p=0.06)。受试者在听完432Hz调音音乐的环节后,对听音乐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总体上更加满意。
结论:数据表明:432赫兹调音音乐比440赫兹调音音乐更能降低心率,研究结果建议用更大的样本库重复实验,并引入覆盖更多临床参数的随机对照试验。
看完这段国外人员的测试,各位是不是觉得很神奇,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空气震动而产生,也就是频率,我们有时候会觉得某个声音很好听,或者某个声音很刺耳不舒服,这些特殊的频率可能从人类诞生以来就已经埋藏在我们的DNA里。
声音也有规律,特别是好听的音乐,比如我们钢琴常用的十二平均律就是从几千种不同的频率之中根据数学规律严格挑选出来的,而440Hz是标准音高A4的音高频率,所以432Hz的频率更加适合人类的听觉,真是非常冷门的知识,不过根据上面的交叉试验,区别并不是很大,这微不足道的8赫兹或许是人类在这几百年所面临的外界环境的变化所导致。
好了,今天的乐理小知识就分享到这里,下面补充了一段关于十二平均律的发明者朱载堉介绍。
十二平均律最早是由中国学者在1581年(明·万历年间)之前就创造出来的,发明人是朱载堉:
朱载堉(1536—1611)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九世孙,他一生对数学和乐律学怀着浓厚的兴趣,他撰写了《乐律全书》、《律吕精义》等专著。 欧洲最早完成十二平均律计算方法的是17世纪的法国、德国音乐理论家,都比朱载堉的成就晚了一百来年, 因此,朱载堉的创造是对世界科学文化的一个卓越的贡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梦谱五线谱网 » 音乐冷知识 - 440赫兹与432赫兹的音乐对人健康的影响
标签:乐音体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