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1813年5月22日—1883年2月13日),出生于德国莱比锡,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指挥家。
理查德·瓦格纳:第三幕前奏曲欣赏
1833年,正式开启音乐家生涯,于同年创作了歌剧《仙女》。1843年,《漂泊的荷兰人》在德累斯顿歌剧院首演,瓦格纳的名声亦由此确立。1845年,《汤豪瑟》在德累斯顿宫廷剧院首演。1849年,瓦格纳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流亡生涯。1850年,弗朗茨·李斯特在魏玛指挥首演了《罗恩格林》。1864年,路德维希二世因欣赏瓦格纳的才华,决定为其偿还债务,瓦格纳的命运也由此发生转折。1865年,《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在慕尼黑宫廷剧院首演。1868年,《纽伦堡的名歌手》在慕尼黑首演,该剧确立了瓦格纳在德国音乐中的主导地位。1874年,《尼伯龙根的指环》四联剧长达26年的创作历程划上了句号。1876年,《尼伯龙根的指环》在汉斯·里希特的执棒下在拜罗伊特首演,引起欧洲文化界的轰动。1882年,《帕西法尔》在第三届拜罗伊特音乐节上进行了首演。1883年2月13日,因心脏病发作,在威尼斯逝世。
理查德·瓦格纳是欧洲浪漫主义音乐达到高潮和衰落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也是继贝多芬、韦伯以后,德国歌剧舞台上的重要人物。此外,他还是剧作家、哲学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所以,瓦格纳不仅在欧洲音乐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欧洲文学史和哲学史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瓦格纳的艺术成就
艺术成就
① 对传统歌剧进行了彻底的改革。他在改革中实施了“整体艺术观”、“无终旋律”以及“主导动机”的手法,并强调戏剧第一,音乐第二,坚持音乐必须服从戏剧内容需要进行创作的原则,改革后的歌剧被称为乐剧(Das Musikdrama)。
② 创作了《尼伯龙根的指环》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等划时代的经典乐剧,使浪漫主义歌剧发展到顶峰。
③ 扩大了歌剧中管弦乐队的编制(三管制或四管制),加强了乐队的表现力,改变了传统歌剧将乐队当作“巨型吉它”,使其处于人声伴奏状态的做法。他抓住了乐队的表现特点,通过“主导动机”的运用来阐述戏剧内容,使乐队成为表达剧情内容的有效工具。
④ 建立半音化和声,淡化调式调性,创建了“特里斯坦”和弦,对20世纪音乐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瓦格纳作品《汤豪瑟》的脚本,1845年
瓦格纳作品创作特征
乐剧
“乐剧”(Musikdrama),在1833年由德国作家特奥多·蒙特在论文集《批评之林》中用以称呼普通歌剧,此时没有后来瓦格纳歌剧的那种意思。但瓦格纳的追随者们读到这个词,赋予了新的含义,用来称呼瓦格纳改革的歌剧。但瓦格纳本人并不同意,1872年他专写了一篇文章:《关于“乐剧”的命名》,说明这个称呼容易让人误会。但瓦格纳又觉得他的作品不同于一般的戏剧,也不能简单地称之为戏剧。他说:“认真地说,它的名称的意义应当理解为:一种安置在音乐中的真正的戏剧。因此,重点应当落在戏剧上,这种戏剧应当跟迄今为止的歌剧剧本完全不同,尤其不同的是,在这种戏剧中,剧情绝不仅仅是根据哪种传统的歌剧音乐的需求而安排的,恰恰相反,倒是一种真正的戏剧的性格需求支配着音乐的构思。”
关于这种戏剧的名称,鉴于古希腊戏剧常在节日演出,故瓦格纳称他的歌剧为“剧场节日剧”,并将其最后一部“乐剧”《帕西法尔》称作“剧场庆典节日剧”。但人们却不把瓦格纳的歌剧称作节日剧,还是叫它“乐剧” 。
总体艺术作品
“总体艺术作品”(Gesamtkunstwerk),是瓦格纳自己创造的德语复合词,首次出现在他写于1849年的《未来的艺术作品》中。“总体艺术作品”是一种“普遍的艺术”,就是把音乐、诗歌、舞蹈、雕塑、建筑等各种艺术部门融为一炉,从中不复找到单独的艺术门类的分野,它们全都交织在一起,并由此升华出一种崭新的“未来艺术”。
理查德·瓦格纳剧作特征
人物特征
瓦格纳的戏剧取材于古代神话传统,把英雄人物当作象征,作为哲学的体现。他用音乐来表现被文明所压制的人类本性。他不写人物性格的戏(《名歌手》除外),他试图以原始形式的观点来看待神话,把它看作一种观念、一种哲学,一种象征,这种抽象的象征是脱离人物性格的。
瓦格纳的剧中人多是与环境分离,不强调他们的个性,只满足于揭示其性格的主要特点。其剧中人物虽有交往,但当两个或更多的人物相对时,交响音乐就把他们的个性湮没在一股音乐潮流之中。他们只是一些人物,但并非戏剧中的人物。此外,他剧中的女英雄人物容易消失在奇异的气氛中,变得更加神话化而非人性化。尽管以其爱情的原始力量感动人,但她们没有温柔、优美,没有妇女的特征。
情节
情死(或殉情)早在瓦格纳的第一部歌剧《结婚》中就已出现。这种因素贯穿在之后的一些歌剧中,如《漂泊的荷兰人》中的森塔,《汤豪塞》瓦尔特堡的歌咏比赛会中的爱丽莎白,《罗恩格林》中的爱尔莎,《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伊索尔德。“情死”在瓦格纳歌剧中,实际是一种象征,一种观念,是酒神超脱的喜悦之情的体现 。
1871年的瓦格纳
理查德·瓦格纳音乐特征
通谱体
瓦格纳采用逻辑严密的通谱体方式写作,每一幕由常见的AAB或ABA式乐段构成,放弃传统以歌曲为单位的编号式写法,并采用“无终旋律”技巧,造成段落之间悬而未解的过渡,强化歌剧的交响化展开,力图使作品成为一个连续而严密有序的整体。
无终旋律
“无终旋律”(Unendliche Melodie),是由瓦格纳的追求者们使之流传开的。瓦格纳本人仅在1860年写的《未来音乐》一文中提到这个概念,之后未用过。他说:“音乐家使沉默变有声的可靠形式是‘无终旋律’,亦即‘旋律始终保持在必须不间断的潮流中”。“旋律”在此也不同于一般概念,是指交响乐队产生的“音响流”,它与剧情的进展紧密结合,不断如“潮流”样地涌出,而剧情就在“无终旋律”的潮流中推进,歌唱与交响乐、声乐与器乐形成“复调”,此起彼伏,音乐与戏剧融为一体。
可以说,“无终旋律”的特征就是不间断性,为此音乐结构要始终保持开放和展开性,避免歌曲形式的封闭结构或段落感。瓦格纳经常使用的术语“不间断的旋律”就是此意。
主导动机
主导动机(Letimotif)是瓦格纳写作中的一个重要手法,即运用一系列短小的动机或主题代表特定的人物、事件、物体、地方、情感等,大都短小而凝练,贯穿在作品中。它可以根据剧情变化、发展和变形,以起到提示即将出现的事情或人物、建立联想,统一全曲等作用。从《漂泊的荷兰人》开始,瓦格纳就有意识地运用主导动机 。在“乐剧”中,主导动机是“总体艺术作品”思想的产物,并为“总体艺术作品”服务,是“总体艺术”不可分割的要素。此外,主导动机这个术语并非是瓦格纳提出的。据他的妻子柯西玛的日记记载,瓦格纳在1879年1月31日以前,从未提过这个词,而是他的追随者、《拜罗伊特报》的编辑沃尔佐根在19世纪70年代根据瓦格纳的实践总结出来的。
瓦格纳认为舞台上所演的不应只是根据一个故事轮廓或一篇用诗写成的故事唱出一段一段的歌曲来,而应该是一部戏剧艺术的严肃作品。其中的音乐,无论声乐、器乐,均应表现处一直不停的剧情的发展。根据这种观念,他使用了一种有旋律意味的宣叙调,只有剧情进行到紧要关头(如《女武神》中的诀别、魔火,《齐格弗里德》中的相会场面等),该种宣叙调才延伸成长旋律。这种宣叙调不时地有着旋律,它们简短而富有表现力,其中巧妙地运用着主导动机。这些主导动机代表着剧中人或支配着剧情发展的重要势力。有时为了表现复杂的境遇、势力、情感或行为,这些主导动机就巧妙地在交织在一起;有时,声乐部分代表一方面,而管弦乐队则代表另一方面。例如,《莱茵的黄金》中就有代表“莱茵河”的动机、莱茵水仙的动机、雾魔的奴役动机、莱茵的黄金动机、指环的动机、弃绝爱情的动机、瓦尔哈拉动机、干戈动机、契约动机、弗莉卡的动机、奔跑动机等等。总之,乐剧中人物、地点、行动、自然事物等各有各的动机,不时地按剧情的要求而出现、变化、发展、交织。
调性
瓦格纳把大小调体系进一步发展。虽然他还未敢越界,但不断展开的漩涡般转调,常让人无法找到其基本调性,因为终止式被冲淡了,正常的调性关系被放弃了,它要求自由、脱离调性约束,脱离声部进行,脱离古典终止式及调性的决定曲式的诸要素。
管弦乐队
瓦格纳的歌剧通常采用庞大的三/四管编制,乐队的表现力得到提高,管弦乐织体丰富,色彩充满变化。
瓦格纳作品
音乐戏剧作品
作品编号 |
创作时间 |
外文原名 |
中文名 |
---|---|---|---|
WWV 32 |
1834年 |
Die Feen |
《仙女》 |
WWV 38 |
1836年 |
Das Liebesverbot |
《爱情禁恋》 |
WWV 49 |
1840年 |
Rienzi |
《黎恩济》 |
WWV 63 |
1841年 |
Der fliegende Holländer |
《漂泊的荷兰人》 |
WWV 70 |
1845年 |
Tannhäuser |
《汤豪瑟》 |
WWV 75 |
1848年 |
Lohengrin |
《罗恩格林》 |
WWV 90 |
1859年 |
Tristan und Isolde |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
WWV 96 |
1867年 |
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 |
《纽伦堡的名歌手》 |
WWV 86A |
1854年 |
Der Ring des Nibelungen:Das Rheingold |
《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前夜《莱茵的黄金》 |
WWV 86B |
1856年 |
Der Ring des Nibelungen:Die Walküre |
《尼伯龙根的指环》第一日剧《女武神》 |
WWV 86C |
1871年 |
Der Ring des Nibelungen:Siegfried |
《尼伯龙根的指环》第二日剧《齐格弗雷德》 |
WWV 86D |
1874年 |
Der Ring des Nibelungen:Götterdämmerung |
《尼伯龙根的指环》第三日剧《众神的黄昏》 |
WWV 111 |
1882年 |
Parsifal |
《帕西法尔》 |
理查德·瓦格纳管弦乐
作品编号 |
创作时间 |
外文原名 |
中文名 |
---|---|---|---|
WWV 20 |
1831年 |
Konzert-Ouvertüre Nr. 1 in d-Moll |
《D小调音乐会序曲》 |
WWV 29 |
1832年 |
Sinfonie in C-Dur |
《C大调交响曲》 |
WWV 37 |
1835年 |
Christopher Columbus |
序曲《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
WWV 42 |
1836年至1837年 |
Rule,Britannia |
《统治吧,大不列爹》 |
WWV 39 |
1837年 |
Ouvertüre in C-Dur Polonia |
《波洛尼亚序曲》 |
1840年 |
《D小调浮士德序曲》(修订于1855年) |
||
WWV 97 |
1864年 |
Huldigungsmarsch |
《效忠进行曲》 |
WWV 103 |
1870年 |
Siegfried Idyll |
《齐格弗里德牧歌》 |
WWV 104 |
1871年 |
Kaisermarsch |
《皇帝进行曲》 |
1876年 |
Centennial March |
《百年纪念进行曲》 |
理查德·瓦格纳声乐曲
作品编号 |
创作时间 |
作品原名 |
中文名 |
---|---|---|---|
WWV 15 |
1832年 |
Seven pieces for Gothe’s Faust |
《为歌德的浮士德而作的七首作品》 |
WWV 33 |
1833年 |
Doch jetzt wohin ich blicke |
《为独唱而作的新的快板部分》 |
WWV 43 |
1837年 |
Sanfte Wehmt will sich regen |
|
WWV 45 |
1837年 |
Die Schweizerfamilie |
|
WWV 50 |
1839年 |
Der Tannenbaum |
《圣诞树》 |
WWV 52 |
Norma il predisse, O Drwidi |
||
WWV 53 |
1839年 |
Dors mon enfant |
《睡吧,我的孩子》 |
WWV 54 |
1839年 |
Extase |
《狂喜》 |
WWV 55 |
1839年 |
Attente |
《期待》 |
WWV 56 |
1839年 |
La tombe dit a la rose |
《坟墓向玫瑰诉说》 |
WWV 57 |
1839年 |
Mignonne |
《迷娘》 |
WWV 58 |
1839年 |
Tout n’est qu’images fugitives |
《一切都是幻影》 |
WWV 60 |
1839年至1840年 |
Les deux grenadiers |
《两个掷弹兵》 |
WWV 61 |
1840年 |
Adieux de Marie sturt |
《告别》 |
WWV 91 |
1857年至1858年 |
Wesendonck Lider |
《魏森东克歌曲》 |
1868年 |
Schlaf Kindchen schlafe |
《睡吧,孩子》 |
|
WWV 105 |
1871年 |
Der worte viele sind gemacht |
《太多约定》 |
理查德·瓦格纳钢琴曲
作品编号 |
创作时间 |
外文原名 |
中文名 |
---|---|---|---|
WWV 16 |
1831年 |
Sonate in B-Dur für Klavier zu vier Händen |
《B大调奏鸣曲》 |
WWV 64 |
1840年 |
Lied ohne worte |
《无词歌》 |
WWV 85 |
1853年 |
ALbumblatter |
《A大调纪念册奏鸣曲》 |
1861年 |
《A大调和C大调纪念册》 |
理查德·瓦格纳著述
时间 |
外文原名 |
中文名 |
---|---|---|
1834年 |
Die Deutsche Oper |
《德国歌剧》 |
1842年 |
Halevy und Franzosische Oper |
《哈列维和法国歌剧》 |
1848年 |
Deutschland und seine Fursten |
《德国和他的侯爵们》 |
1849年 |
Die kunnst und die Revolution;Das kunstwerk der Zukunft |
《艺术与革命》;《未来的艺术品》 |
1851年 |
Oper und Drama |
《歌剧与戏剧》 |
1865年 |
Was ist deutsch |
《什么是德国的吗?》 |
1867年 |
Deutsche kunst und deutsche Poltik |
《德国艺术与德国政治》 |
1869年 |
uber das Dirigieren |
《论指挥》 |
1870年 |
Beethoven |
《贝多芬》 |
1872年 |
Uber die Benennung “Musikdrama” |
《关于“乐剧”的命名》 |
1880年 |
Mein Leben;Religion und kunst |
《我的一生》;《宗教与艺术》 |
1882年 |
Heldentum und Christentum |
《英雄精神与基督教精神》 |
1883年 |
Uber das Weibliche im Menschilchen |
《关于人类中的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