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欧洲音乐之父”的巴赫,出身于著名的音乐世家。从世纪起,200多年间,这个家族曾出现了78位音乐家,卓有14人,最杰出的是巴赫,这是举世罕见的。
巴赫(g小调柔板)
约翰·塞巴斯梯。巴赫1685年生于德国爱赫1685年生于德国爱森那赫城。自1695年丧父后在奥德鲁夫从兄学习,但主要是靠自学。,但主要是靠自学。说起他的哥哥。还有一个“月夜抄谱”的小故事:巴赫十岁时父母双亡,不得不到外地的大哥家居住。这位兄长克里斯多夫曾向管风琴大师帕抹贝尔学琴,并拥有一本大师的手抄本乐谱,锁在一带格子门的柜子里,秘不示人。这对于求知若渴的小巴赫来说无疑是一大宝藏。于是,在一个月圆之夜,小巴赫偷偷溜进哥哥的书房,用小手伸进格子门相里把乐谱卷起拿出来,借着月光通宵抄写。六个月后,竟然抄完了整一大厚本乐谱。不幸的是当哥哥发现后,竞粗暴地把谱子没收了.巴赫并没有因此怨恨哥哥,他在悼念哥哥的讣文中满怀感情地叙述了这一“天真无邪的欺骗行为”。
巴赫15岁起独立谋生,在吕讷堡任唱诗班歌童。18岁任魏玛宫廷乐队小提琴手,同年在阿恩施塔特任教堂管风琴师。20岁专程前往吕贝克听布克斯特胡德演出,此行使他闻名于世。此后他曾经在几处任管风琴师,以及宫廷乐队的乐长,也当过音乐教师。可能由于小时候在月光下抄写乐谱的缘故,1749年巴赫的视力开始衰退,1750 年手术失败后,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在双目失明中度过。其妻亦于翌年去世。
巴赫这位"欧洲音乐之父"也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好父亲,他与妻子玛丽亚·巴巴拉生有七个子女, 1720 年其妻去世,次年续娶的安娜·玛格达莱娜·维尔肯为他生了13个子女,使他成为 20 个子女的父亲,但其中十个孩子生下后便死去或童年便夭折。
巴赫的音乐作品,总的来说体现着生活在 18世纪初德国普通市民的先进思想。由于他饱受生活的痛苦,因而有丰富而深刻的生活感受。他虽不消极、屈服,但也还没有看到改变生活的途径。只是有一种崇高的思想在支持他,他觉得一个人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信念、自我牺牲的精神,这就是巴赫在他的艺术中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巴赫的创作是以德国民族音乐为基础,广泛吸收了17世纪西欧各国音乐的成就,成为当时非常完美的"复调音乐大师"。他的作品,除了歌剧之外,几乎各种体裁应有尽有,乐曲注重严谨的结构和丰富的思想内容,对西欧近现代音乐有着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所以被称为"欧洲音乐之父"。
巴赫一生过着平静的生活,人们只知道他是位管风琴演奏家,还没有人知道他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直到巴赫逝世近一个世纪,在1829年门德尔松指挥上演了《马太受难曲》后,从此复兴巴赫的运动在欧洲深入地展开了。他的作品大约有500多种,多达几千部。其中包括200多部大合唱,《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创意曲集》、《古钢琴曲集》、小提琴曲、大提琴曲等。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被认为是交响音乐的里程碑,《平均律钢琴曲集》被誉为"复调音乐的百科全书"。